贊助商連結

2009年9月18日星期五

平均成本法 之 定額vs定量

平均成本法大家都聽過,但其實是有定額定量之分的。

定額的平均成本法就是每月把固定的金額用作投資,例如每月$2,000 , 而所購得的單位或股數可能不同,通常會用於月供基金或月供股票之上,若是月供股票的情況則有可能購入碎股。

定量的平均成本法則是定期購入一定數量的股票或基金,例如每季買入一手建行,又或是每年買入一手匯豐。好處是不會有碎股出現,但由於價格的差異,每次投入的資金會有所不同,同時亦較難養成習慣。

無論是定額或是定量,平均成本法都能有效把風險降低,並能夠於大多數市況下避免損失,同時兩者都能夠有效解決思考「何時入市?」的煩惱。

然而,經過本人作過數十次模擬市況分析後,得出的結果是透過定額投資比定量投資為佳。定額投資的回報率平均比定量投資每年高出1-3%,反之風險則較定量投資低0.5-2%,究其原因是定額投資能夠協助你在市況高漲時買入較少單位,反之在價格低沉時購入較多單位,從而使平均入市成本降低,賺取較高回報。

所以,如果想以平均成本法買股票,還是參加月供股票計劃或基金計劃較好。

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FinPlan for iPhone

近來看了些 iPhone 的程式開發書藉,自行開發了一套在iPhone 上用的財務策劃軟件,可供用家作入息保障計算目標儲蓄計算退休計劃安排教育基金策劃等。現時以收費軟件(US$2.99)放在App Store 出售。

詳情可參閱此軟件的網站: http://www.jakelau.com/iphone/FinPlan/

或直接到App Store 查看(搜尋關鍵字:FinPlan)

2009年9月3日星期四

每日賺取1%回報

如果要你每一天賺取1% 的回報,你說難不難呢?

粗略計算了一下,如果每天可以賺取1%回報,以本金$10,000元為例,經過複息計算,一年250個交易日,一年後將會增值至$120,321 (10,000 * 1.01^250) ,高達12倍回報,意想不到吧!

當然,問題是能否每天賺1%呢?這又是另一個問題。

投資策略簡介

簡介一下三種投資策略

投資計劃比較

早前於公司作了一場演講關於兩種投資產品的異同,分享一下。

我的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