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連結

2009年9月18日星期五

平均成本法 之 定額vs定量

平均成本法大家都聽過,但其實是有定額定量之分的。

定額的平均成本法就是每月把固定的金額用作投資,例如每月$2,000 , 而所購得的單位或股數可能不同,通常會用於月供基金或月供股票之上,若是月供股票的情況則有可能購入碎股。

定量的平均成本法則是定期購入一定數量的股票或基金,例如每季買入一手建行,又或是每年買入一手匯豐。好處是不會有碎股出現,但由於價格的差異,每次投入的資金會有所不同,同時亦較難養成習慣。

無論是定額或是定量,平均成本法都能有效把風險降低,並能夠於大多數市況下避免損失,同時兩者都能夠有效解決思考「何時入市?」的煩惱。

然而,經過本人作過數十次模擬市況分析後,得出的結果是透過定額投資比定量投資為佳。定額投資的回報率平均比定量投資每年高出1-3%,反之風險則較定量投資低0.5-2%,究其原因是定額投資能夠協助你在市況高漲時買入較少單位,反之在價格低沉時購入較多單位,從而使平均入市成本降低,賺取較高回報。

所以,如果想以平均成本法買股票,還是參加月供股票計劃或基金計劃較好。

沒有留言:

我的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