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連結

2010年3月8日星期一

20100308 轉換基金

近日幾隻新興市場基金似乎已重拾升軌,其中新興歐洲基金亦已升近早前一月高位$89, 而印度, 拉丁美洲及中國基金與高位差距亦收窄至只有5%, 同時價格亦已升穿50及100天平均線,形勢上向好, 如走勢持續將會出現黃金十字(50天平均線升破100天平均線)。故此把早前賣出之貨幣基金單位轉入, 而由於已經可以選擇單一市場, 因此今次直接轉入了巴西及俄羅斯基金,另外亦小注買入新能源基金。

匯豐中國股票基金 - AD [20090403] [LastYear]
賣出價: 70.2(20100201) 現價: 72.61(20100305)
比買入價: 52.47(20090403) 上升了 33.79%(38.38%)

AIG 拉丁美洲基金 - Y [20090420] [LastYear]
賣出價: 656.71(20100128) 現價: 709.4(20100305)
比買入價: 402.98(20090420) 上升了 62.96%(76.04%)

貝萊德全球基金 - 新興歐洲基金 - A2-EUR [20090728] [LastYear]
未達止賺位 - 高位回落差距: 10 %
現價: 88.5(20100305)
與最高價 89.15(20100120) 相距 0.73%
比買入價: 61.96(20090728) 上升了 42.83%

匯豐印度股票基金 - AD [20091214] [LastYear]
未達止賺位 - 高位回落差距: 10 %
現價: 175.12(20100305)
與最高價 185.15(20100111) 相距 5.42%
比買入價: 171.28(20091214) 上升了 2.24%

2010年2月6日星期六

新增四隻基金

收到消息,本人既基金投資計劃唻緊可以揀多四隻基金...


似乎可以將隻拉丁美洲基金轉做巴西股票基金, 令組合更加集中....唔知幾時可以直接揀埋俄羅斯基金呢?(ps. 中國, 印度, 我都有買, 但係之前巴西同俄羅斯冇得單一咁買, 我就買左拉丁美洲同東歐基金 ...咁而家巴西有得單一買, 所以我會轉, 俄羅斯就仲未有..)

另外, 由於發現morningstar 個網站改左樣,所有基金既代號都變晒, 我個基金分析程式又要再update 下,順手加埋AJAX API, 方便以後寫iPhone 基金app. 又或者直接去友記網站度拎fund price 好過(雖然morningstar 既價格update d)...

2010年2月1日星期一

基金調配 20100131

近日幾隻新興市場基金由高位回落達10%, 於是先後賣出AIG 拉丁美洲基金及匯豐中國基金,另外雖然早前買入的匯豐印度基金也有超過10%跌幅,但未達15%止蝕位,暫未作出行動,遲些當到達15%止蝕位亦會一併賣出。另外,由於未有適合基金作轉入,資金暫時留在港元貨幣基金中作停泊,待合適時機再轉出。

AIG 拉丁美洲基金 - Y [20090420] [LastYear]
已到止賺位 - (new max)(again)高位回落差距: 10 %
現價: 650.93(20100129)
Units : 1.2759 ($830.521587)
與最高價 746.53(20100111) 相距 12.81%
比買入價: 402.98(20090420) 上升了 61.53%

匯豐中國股票基金 - AD [20090403] [LastYear]
已到止賺位 - (new max)(again)高位回落差距: 10 %
現價: 70(20100129)
Units : 13.1864 ($923.048)
與最高價 80.39(20100106) 相距 12.92%
比買入價: 52.47(20090403) 上升了 33.41%


匯豐印度股票基金 - AD [20091214] [LastYear]
未達止蝕位 - 止蝕差距: 15 %
現價: 165.24(20100129) 止蝕價: 145.588
Units : 2.9976 ($495.323424)
與最高價 185.15(20100111) 相距 10.75%
比買入價 171.28(20091214) 下跌了 -3.53%


本網誌純屬個人意見,並不構成投資建議。

2009年12月8日星期二

20091208 基金調配

近期新興市場升勢持續,印度,拉美,中國,東歐等互有升幅,雖然幅度各異,但整體新興市場長線看好,短期那一個地區跑嬴那一個跑輸其實意義不大,即使最差的東歐市場也有近九成升幅。相反遇著跌市,新興市場大都一起下跌,即使最佳的市場也可能有五成跌幅,因此捕捉個別地區走勢其實意義不大。短線來看,個別地區走勢升跌全因資金流向所致,然而長線增長始終是依靠實質經濟因素,新興國家經濟動力強勁,即使短線互有輸嬴,長線差別不大,大家也互有升 幅。

因此,本人所持之新興市場組合維持不變,反而早前買入的泰國基金眼見升幅已停頓了個多月,似乎升勢不再,觀乎本年五月買入至今有近四成升幅,算是不錯,雖然距離最高位下跌了7%,未達換走的15%,但也不再等了,換回貨幣基金以待下一個投資機會。

近期巴西聲勢強勁,同行間滿口2014 2016(世界杯及奧運), 相信未來三年會有一定升幅,但未必能夠持續至2014 年,回看2008北京奧運已知一二,看來這一兩年世界杯概念會繼續炒作,但至2014 年相信會打回原形。另外,朋友剛由巴西回來,告知當地情況,比中國還要落後,似乎真的需要有很大發展方可舉辦世界盛事,究竟四年間巴西可以有怎樣的改變?大家拭目以待。

本網誌純屬個人意見,並不構成投資建議。

2009年11月22日星期日

2010 年環保泡沫?

早前參與了IFPHK 舉辦的一個講座,請來曾淵滄教授來談一下投資心得,當中提及來年2010年的投資環境,在此想分享一下。

首先,對於各國政府會否退市一事,曾教授認為言之尚早,中國在本年經過不繼注資,方才能成功保八,而美國政府現在仍面對失業率上升問題,更不會貿然退市。因此,短期內也不必擔心政府會出手壓止股市的情況出現。

然而,現在股市的升勢卻又來得有些急,他解釋道現時股市急升其中之一的原因是早前部份公司由於獲政府注資,其管理層未能像以往般分得巨額花紅,故此有部份公司為了儘早償還債務,大膽於低位入市,務求賺取足夠資金以擺脫政府的干務,以取回決策權,因此於經濟未完全復甦前股市已經開始回升。而之後又有第二批投資者見其升幅於是接著入市,形成上升趨勢。

曾教授其後回顧了九七金融風暴過後的科網股事件,亦透露他本人亦是受害者之一,對比起今次的金融海嘯,曾教授提及要小心於2010 年可能會有另一泡沫出現。他提出每次泡沫的主題皆不盡相同,由1997年的樓市泡沫,至2000年科網泡沫,2007年的次按泡沫,2010年可能出現的可能是環保泡沫。

近幾年有關環保的主題的確多了很多,亦有更多公司轉形投身環保行業,當中不乏大搞新興能源,回收再造等概念的公司,的確有點泡沫的跡像。但是,泡沫未必一定是壞事,如能於泡沫形成早期成功辨認趨勢,早早吸納,再密切注視泡沫的走勢,於爆破前沽出,有時候的確能夠發一個小財。當然,能夠真的做到於泡沫爆破前全身而退的投資者小之又小,故此,即使投資,也切記小注嘗試,切勿大額訓身。

ps. 不說不知,原來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是由曾教授與中原地產於1997年創立,創立時的100點竟然是至今高位(現時約70點)...而曾教授亦曾於高位時購入一物業,至今仍有近六成損失....

2009年10月17日星期六

投資策略之組合重置(Profile Rebalancing)

組合重置Profile Rebalancing)這個策略一點也不新,早在2000年公司引入首隻投資相連產品時已經有介紹過這個策略了。當時甚至可以替客戶每季自動進行組合重置,但由於涉及基金轉換收費,故大多數客戶也不會選擇自動進行組合重置。而到了2003年,公司推出第二代投資相連產品,豁免了轉換費,但又取消了基金組合自動重置的功能,自此這策略開始少人談論了。

及至近幾個月,公司的投資講座又把這策略拿出來介紹,並指出透過適度分散投資,配合平均成本法投入資金,加上長線持有,再定時進行組合重置,可以更有效地令回報/風險比率(即每單位風險得到的回報率)提高。

簡單來說,組合重置(Profile Rebalancing)就是先定下投資組合分配比例,再定期檢視,遇有組合分配失衝時加以轉換,使組合重回預定比例,以期達至低買高賣,並減低波幅為目標。

舉例來說,投資組合初期分配定為三成債券,七成股票,當於股票牛市時股票價值上升,股債比例可能會升八成對兩成,這時候就把多出的一成股票賣出,換成債券,使之繼續維持三成債券,七成股票的比例。而當到了熊市階段時,股票比例可能會跌至六成,股債比例變成六成對四成,此時便把債券多出的一成轉換至股票組合中。長線而言,可起低買高賣的效果。

然而,這個策略的前設是組合的分配是低相關性的,而其中包含一個高波動性的類別(股票),同時這個類別是有周期性起伏的,如此才能成立。

本人正為這策略的尋找更多數據分析及模擬試驗,看看是否真正對長線投資有幫助。

ps. 對於短線或投機者而言,這策略毫無作用。

2009年9月18日星期五

平均成本法 之 定額vs定量

平均成本法大家都聽過,但其實是有定額定量之分的。

定額的平均成本法就是每月把固定的金額用作投資,例如每月$2,000 , 而所購得的單位或股數可能不同,通常會用於月供基金或月供股票之上,若是月供股票的情況則有可能購入碎股。

定量的平均成本法則是定期購入一定數量的股票或基金,例如每季買入一手建行,又或是每年買入一手匯豐。好處是不會有碎股出現,但由於價格的差異,每次投入的資金會有所不同,同時亦較難養成習慣。

無論是定額或是定量,平均成本法都能有效把風險降低,並能夠於大多數市況下避免損失,同時兩者都能夠有效解決思考「何時入市?」的煩惱。

然而,經過本人作過數十次模擬市況分析後,得出的結果是透過定額投資比定量投資為佳。定額投資的回報率平均比定量投資每年高出1-3%,反之風險則較定量投資低0.5-2%,究其原因是定額投資能夠協助你在市況高漲時買入較少單位,反之在價格低沉時購入較多單位,從而使平均入市成本降低,賺取較高回報。

所以,如果想以平均成本法買股票,還是參加月供股票計劃或基金計劃較好。

我的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