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連結

2009年12月8日星期二

20091208 基金調配

近期新興市場升勢持續,印度,拉美,中國,東歐等互有升幅,雖然幅度各異,但整體新興市場長線看好,短期那一個地區跑嬴那一個跑輸其實意義不大,即使最差的東歐市場也有近九成升幅。相反遇著跌市,新興市場大都一起下跌,即使最佳的市場也可能有五成跌幅,因此捕捉個別地區走勢其實意義不大。短線來看,個別地區走勢升跌全因資金流向所致,然而長線增長始終是依靠實質經濟因素,新興國家經濟動力強勁,即使短線互有輸嬴,長線差別不大,大家也互有升 幅。

因此,本人所持之新興市場組合維持不變,反而早前買入的泰國基金眼見升幅已停頓了個多月,似乎升勢不再,觀乎本年五月買入至今有近四成升幅,算是不錯,雖然距離最高位下跌了7%,未達換走的15%,但也不再等了,換回貨幣基金以待下一個投資機會。

近期巴西聲勢強勁,同行間滿口2014 2016(世界杯及奧運), 相信未來三年會有一定升幅,但未必能夠持續至2014 年,回看2008北京奧運已知一二,看來這一兩年世界杯概念會繼續炒作,但至2014 年相信會打回原形。另外,朋友剛由巴西回來,告知當地情況,比中國還要落後,似乎真的需要有很大發展方可舉辦世界盛事,究竟四年間巴西可以有怎樣的改變?大家拭目以待。

本網誌純屬個人意見,並不構成投資建議。

2009年11月22日星期日

2010 年環保泡沫?

早前參與了IFPHK 舉辦的一個講座,請來曾淵滄教授來談一下投資心得,當中提及來年2010年的投資環境,在此想分享一下。

首先,對於各國政府會否退市一事,曾教授認為言之尚早,中國在本年經過不繼注資,方才能成功保八,而美國政府現在仍面對失業率上升問題,更不會貿然退市。因此,短期內也不必擔心政府會出手壓止股市的情況出現。

然而,現在股市的升勢卻又來得有些急,他解釋道現時股市急升其中之一的原因是早前部份公司由於獲政府注資,其管理層未能像以往般分得巨額花紅,故此有部份公司為了儘早償還債務,大膽於低位入市,務求賺取足夠資金以擺脫政府的干務,以取回決策權,因此於經濟未完全復甦前股市已經開始回升。而之後又有第二批投資者見其升幅於是接著入市,形成上升趨勢。

曾教授其後回顧了九七金融風暴過後的科網股事件,亦透露他本人亦是受害者之一,對比起今次的金融海嘯,曾教授提及要小心於2010 年可能會有另一泡沫出現。他提出每次泡沫的主題皆不盡相同,由1997年的樓市泡沫,至2000年科網泡沫,2007年的次按泡沫,2010年可能出現的可能是環保泡沫。

近幾年有關環保的主題的確多了很多,亦有更多公司轉形投身環保行業,當中不乏大搞新興能源,回收再造等概念的公司,的確有點泡沫的跡像。但是,泡沫未必一定是壞事,如能於泡沫形成早期成功辨認趨勢,早早吸納,再密切注視泡沫的走勢,於爆破前沽出,有時候的確能夠發一個小財。當然,能夠真的做到於泡沫爆破前全身而退的投資者小之又小,故此,即使投資,也切記小注嘗試,切勿大額訓身。

ps. 不說不知,原來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是由曾教授與中原地產於1997年創立,創立時的100點竟然是至今高位(現時約70點)...而曾教授亦曾於高位時購入一物業,至今仍有近六成損失....

2009年10月17日星期六

投資策略之組合重置(Profile Rebalancing)

組合重置Profile Rebalancing)這個策略一點也不新,早在2000年公司引入首隻投資相連產品時已經有介紹過這個策略了。當時甚至可以替客戶每季自動進行組合重置,但由於涉及基金轉換收費,故大多數客戶也不會選擇自動進行組合重置。而到了2003年,公司推出第二代投資相連產品,豁免了轉換費,但又取消了基金組合自動重置的功能,自此這策略開始少人談論了。

及至近幾個月,公司的投資講座又把這策略拿出來介紹,並指出透過適度分散投資,配合平均成本法投入資金,加上長線持有,再定時進行組合重置,可以更有效地令回報/風險比率(即每單位風險得到的回報率)提高。

簡單來說,組合重置(Profile Rebalancing)就是先定下投資組合分配比例,再定期檢視,遇有組合分配失衝時加以轉換,使組合重回預定比例,以期達至低買高賣,並減低波幅為目標。

舉例來說,投資組合初期分配定為三成債券,七成股票,當於股票牛市時股票價值上升,股債比例可能會升八成對兩成,這時候就把多出的一成股票賣出,換成債券,使之繼續維持三成債券,七成股票的比例。而當到了熊市階段時,股票比例可能會跌至六成,股債比例變成六成對四成,此時便把債券多出的一成轉換至股票組合中。長線而言,可起低買高賣的效果。

然而,這個策略的前設是組合的分配是低相關性的,而其中包含一個高波動性的類別(股票),同時這個類別是有周期性起伏的,如此才能成立。

本人正為這策略的尋找更多數據分析及模擬試驗,看看是否真正對長線投資有幫助。

ps. 對於短線或投機者而言,這策略毫無作用。

2009年9月18日星期五

平均成本法 之 定額vs定量

平均成本法大家都聽過,但其實是有定額定量之分的。

定額的平均成本法就是每月把固定的金額用作投資,例如每月$2,000 , 而所購得的單位或股數可能不同,通常會用於月供基金或月供股票之上,若是月供股票的情況則有可能購入碎股。

定量的平均成本法則是定期購入一定數量的股票或基金,例如每季買入一手建行,又或是每年買入一手匯豐。好處是不會有碎股出現,但由於價格的差異,每次投入的資金會有所不同,同時亦較難養成習慣。

無論是定額或是定量,平均成本法都能有效把風險降低,並能夠於大多數市況下避免損失,同時兩者都能夠有效解決思考「何時入市?」的煩惱。

然而,經過本人作過數十次模擬市況分析後,得出的結果是透過定額投資比定量投資為佳。定額投資的回報率平均比定量投資每年高出1-3%,反之風險則較定量投資低0.5-2%,究其原因是定額投資能夠協助你在市況高漲時買入較少單位,反之在價格低沉時購入較多單位,從而使平均入市成本降低,賺取較高回報。

所以,如果想以平均成本法買股票,還是參加月供股票計劃或基金計劃較好。

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FinPlan for iPhone

近來看了些 iPhone 的程式開發書藉,自行開發了一套在iPhone 上用的財務策劃軟件,可供用家作入息保障計算目標儲蓄計算退休計劃安排教育基金策劃等。現時以收費軟件(US$2.99)放在App Store 出售。

詳情可參閱此軟件的網站: http://www.jakelau.com/iphone/FinPlan/

或直接到App Store 查看(搜尋關鍵字:FinPlan)

2009年9月3日星期四

每日賺取1%回報

如果要你每一天賺取1% 的回報,你說難不難呢?

粗略計算了一下,如果每天可以賺取1%回報,以本金$10,000元為例,經過複息計算,一年250個交易日,一年後將會增值至$120,321 (10,000 * 1.01^250) ,高達12倍回報,意想不到吧!

當然,問題是能否每天賺1%呢?這又是另一個問題。

投資策略簡介

簡介一下三種投資策略

投資計劃比較

早前於公司作了一場演講關於兩種投資產品的異同,分享一下。

2009年8月13日星期四

投資者的定位(3/3)

最後要談一下投資者與投機者的區別

投資者把資金投入公司的營運之中,並樂意伴著公司的成長,他們對股價的上落並不感興趣,他們著眼的是公司的管理及盈利能力,公司的長遠發展,以及公司的市場地位等等。然而 ,他們也會留意股價,目的是當價格過於低微時能夠以低價買入該公司之股權,並作長線持有。

投機者靠的是一買一賣賺取利潤,他們可以採取不同的分析方法,例如技術分折,基礎分析等,從而能夠找到買入後會升價的公司股票、貨幣、債券等。同時他們也可以以相反手段沽空認為價格會下跌之證券,從而獲利。他們積極收集市場的資訊,關心證券的價格,並以快速的手段掙取行動。

後話:經過安德烈的分類,我發現從多自稱為投資者的人士其實是在進行投機,而投資跟投機的分類並不在於持有項目的時間長短,而是在於獲利的方式。投機者主要以價格差來獲利,而投資者卻以其經營所產生的效益來獲利。基金經理跟大戶也可以是投機者,而經紀人期望客戶能夠不斷進行短線買賣,討厭長線持有。

2009年8月12日星期三

投資者的定位(2/3)

接下來談談大戶、套利者跟小投機手:

大戶是交易所的幕後莊家,他們有足夠力量去控制市場的升跌,他們看重的是中期走勢,並且不會著重一兩個價差的分別,走勢圖表是他們的朋友,他們熟悉如何運用圖表去讓散戶相信技術分析,並且以此引導散戶買進賣出,從而讓自己得到獲利的機會。

套利者是利用相同物件不同地域或不同時間的價格差來達成利潤,例如由A地方買入,並同時於B地方賣出,賺取價差。基本上投資者或投機者都是套利者的一群,他們運用時間上的價格差來獲利,於A時間買入,並於B時間賣出,從而獲利。而隨著科技發達,資訊的流通變得更快速,地域上的套利者將更難去取得獲利機會。

小投機手(散戶)所持有的資金並不多,他們喜歡到處打探消息並以此為買入或賣出的訊號,他們會運用不同的工具去判斷走勢,並整天待在交易所中留意市場氣氛,但很多時卻落入大戶的圈套中而不自知。他們會不斷進行交易,並相信能夠短期致富。他們是經紀人最喜歡的客戶。

2009年8月11日星期二

投資者的定位(1/3)

正在看安烈. 科斯托蘭尼的書,當中提及投資市場中各人的分類,當中包手括經紀人,基金經理,大戶,套利者,小投機手(散戶),投資者,以及投機者。

經紀人指的是靠替交易所參與者達成交易而賺得收入的人,他們的目的是讓客戶不斷買賣,從而增加佣金,你看好想買入時,他們會讚成,並給予你很多買入的理由,並建議你快速買進。你看淡想賣出時,他們立刻又會轉口建議你沽出,並告訴你看淡的理由,協助你快速沽售。他們的眼光並非放在客戶賺錢與否,而是客戶有否交投。

基金經理為客戶管理投放的資金,他們的收入主要靠管理資金的多少來決定,他們會努力去跑嬴市場指數,但求能夠得到投資人的目光,從而把金錢投進所管理的基金之中。相對於基金的賺蝕,他們更著重能否跑嬴指數,即使資金有所損失,只要損失的比例比指數為低他們也會滿意。他們會訂定投資市場及目的,並嚴格規定自己依從標準,組合的分佈要合乎指數分類,並因此限制重重。

我的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