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連結

2008年1月21日星期一

買樓vs租樓

踏入2008年,其中一個不停圍繞著身邊的話題就是結婚,身邊有不少朋友相斷結了婚,而亦有很多朋友在計劃中,而說開結婚就離不開會提及買樓了。

早前跟朋友談過自己對置業的看法:其實自己對買樓並不反感,只是對於以按揭形式來買樓感到抗拒。有朋友說,租樓的價錢跟供樓差不多,而供樓供滿後層樓就是自己的,相對租樓較好。

但是,根據自己觀察發現,若果以同一物業計算,一般以七成按揭分20年供的每月供樓的款項大概比租樓多出三成至五成,如以九成按揭,更多出七成!例如以一個150萬的單位來說,如果以七成按揭借105萬(首期45萬)分20年供,利息6%,每月供款約$7500,但同一單位,租金大約$5500 左右(連管理費),每月足足少了約$2000...

如果,以每月的差額$2000及首期45萬去投資,假設回報率9%,20年後已經累積達四百四十五萬,幾乎是樓價的三倍,試問同一物業20年後能否升值三倍呢?況且,現在只是以9%計算,如果回報率達12%,20年後就是七百幾萬,15%就是一千一百萬了!到時候,再直接以整付金額去買樓不是更好嗎?

換句話說,如果我此刻買了樓,付了四十五萬首期,每月供$7500,二十年後我得到了那層物業,但卻損失了一千多萬!


有人說,租樓住會面對業主加租的危機,到時候會被迫搬遷,而自置物業卻沒有這個風險。但是,其實自置物業也同樣面對利息上升,供樓成本增加的危機,就以之前的個案來說,如果利率由6%加至8%,那每月供款將會增加至$8783,足足多了$1200,上升了16%,但自己的收入未必能夠增加,變相支出對收入比率會上升,增加資金流動風險。

相對租樓來說,租金由於在租約簽訂時已經訂明,租約期內不會增加,因此相對風險較少,而如果他日租金真的增加,也可以搬到租金較便宜的地方去住,因此住屋支出相對穩定。相反,如果供樓開支太大,要搬屋的話由於涉及物業轉讓,一時間未必能夠賣出,而樓價亦未必合乎自己心目中的目標,故此彈性較低。

但另一方面看,如果真的面對租樓貴過供樓的情況,是否又應該買呢?

當然要買啦!但買樓並非給自己住,而是應該放租出去,由於放租的租金收入會比供樓高,即是只要付出首期之後,自己就不用再供,這是一項極好的投資,假設以首期45萬買入,每月供款及租金收入相等,假設樓價二十年後不變,仍是150萬,那平均每年回報達6.2%,而如果租金收入比供樓多$1000,那回報率將會達8%!還未計樓價一旦升值的額外回報呢!但是,買樓放租者卻又面對著不少風險,如租不出,租客拖久租金,物業維修,翻新等....

另外,如果這物業是放租出去,自己又住在哪呢?當然是住進一些租金比供樓平的物業啦!

如此,買樓自住的話,還是先以租住形式,把省下的供樓差額及首期作投資,待足夠時再一筆過付款較好,而如果發現租樓比供樓貴,那就買樓收租,讓租戶代自己供樓,自己則住進一些租金較便宜的地方。

沒有留言:

我的書架